close

每當我在對人生進行抉擇時

我總會思考這一句話....

此時此刻,我所做、我所選 的這件事情

究竟是「I shoud do? (我應該做)」還是「I want to do?(我想要做)」

這句話是我在大學

抉擇是否要繼續升學

自己生出來的一個判斷準則...

到目前為止,

每當我要做重大抉擇,我就會使用它


在很多時候

當我們選擇做一件事情時

我們會把它合理化!

因為沒有後悔的藥

所以只能不斷欺騙自己

欺騙目前選擇的人事時地物是「正確的」、是「有很多優點的」

這一切只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


當時在大三時

我就基於這個緣由

欺騙自己「我想念心理、我喜歡念心理」

然而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或許人往往要被賞一巴掌後

才能脫離渾沌的泥沼之中

站在岸邊切身處地的看清當前的處境


身為平凡人的我也一直沒意識到當前狀態

一直以為我很愛心理學

而且成績一直都呈現很好的狀態

又並不討厭所學的東西

再加上如果不繼續深造...

沒念到研究所

出去根本找不到工作

(台灣諮商師一定要碩士畢業才具備考試資格)


然而因為某些緣故

家人並不支持我繼續深造

經歷一系列的反抗、革命

最後我沉靜下來

開始思考當前的狀態

而這句話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I shoud do(我應該做)」

是合理化下的產物

因為覺得自己不繼續念下去太可惜了

因為同學老師都很鼓勵我繼續念下去

因為我已經考上此科系

因為我如果不繼續念,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幹嘛

因為我不繼續念下去,我沒有其它能力能在社會上立足

基於這些種種的「因為」

我騙了自己整整兩年多

騙自己很喜歡念這些東西


可是實際上並不然

雖然念起來有趣歸有趣

但這種有趣卻更傾向於「不錯阿~很好阿~」的有趣

不是發自內心的有趣

不是兩眼放光的有趣

不是能讓自己hight的有趣


當時就面臨過不知要選擇什麼樣的專攻領域

小孩、青少年、成人、老人、男性、女性等等

CBT、精神分析、完型、家庭、認知、神經等等

每一樣都好像有興趣

但也是每一樣都沒興趣


而且這條路是條很難很難走的路

台灣的環境是一條很苦很苦的環境

加上我似乎真的沒有諮商的天賦(令人氣餒的事實)

所以我毅然決然放棄了原先規劃好的人生路線


所以當在思考人生走向時

請思考看看

此時此刻,我所做、我所選 的這件事情

究竟是「I shoud do? (我應該做)」還是「I want to do?(我想要做)」


惟有是「I want to do(我想要做)」

才能夠支持自己走下去

否則只是勉強自己、欺騙自己

到最後痛苦的還是自己....

人的生命只有短短的一世紀

或許走冤枉路人會有所成長

但當發覺走錯路了還笨笨的走下去

那真的是個蠢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海東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